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生产工艺
工艺特点:酱香武陵酒,以糯红高梁为原料,小麦培制高温曲,以红砂石作发酵池,采用12987传统酱香酒生产工艺,即一年为一个大的生产周期,两次投料(下沙和糙沙各投总粮的50%),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以“四高三长”为生产工艺之精髓,采用固态发酵、固态蒸馏的生产方式,生产原酒按酱香、醇甜和窖底香3种典型体和不同轮次和不同等级酒长期贮存(5年以上),精心勾调而成。
糯红高粱——酱香型武陵酒是以纯粮固态发酵酿制而成的白酒,它秉承纯粮古法之要求,精选糯红高粱,具有淀粉含量高、蛋白质和单宁含量适中、脂肪含量低等品质特性,经浸泡工艺后的糯红高粱为酱香武陵酒的优雅口感和均衡品质奠定了基础。
高温制曲——高温制曲是提高酱香型白酒的质量基础和产生主体酱香味的来源。酱香武陵酒用小麦培制高温大曲,制曲温度最高可达70℃,比一般酱香型白酒的制曲培养温度高出5℃。成品曲中富集了大量有益酿酒的微生物,大曲既是糖化发酵剂,也是酱香风味物质的载体。经过分轮次不断添加,随着轮次和曲用量的积累,也积累了酱香风格香味物质和香味前躯物质,成为酱香酒香味主要来源之一。
高温堆积——高温堆积是高粱蒸煮(或发酵后的粮、曲、酒混合物蒸馏)后摊晾加曲后堆积发酵时的工艺,使酒醅再次富集微生物,并使大曲中的嗜热芽孢杆菌和部分酵母菌等进一步繁殖,起二次制曲的作用,为产生酱香物质和积累酱香物质创造条件,它是生成酱香物质的接力站。随着堆积时间增长,堆积温度也逐渐升高,最高堆积温度可达50℃以上,堆积后的酒醅散发出明显而悦人的复杂香气(即酱香、酸甜香等复合香气),这些物质都是直接或间接形成酱香味的重要成份。
高温发酵——入池发酵之前,要把酒醅冷却到35℃左右,入池发酵后温度可升到40℃以上。经实践发现,这一温度是最适宜酿造酱香酒的温度,产酒酱香突出、风格典型,这也是酱香酒区别于其它香型白酒的标志之一。另外,酒醅在窖池各层次中发酵的温度不完全一样,发酵产生的酒的风格也迥然不同:上层酒醅产的酒酱香好,中层酒醅主要产醇甜型白酒为主,下层酒醅产窖香酒为主,通过组合勾调形成了酱香武陵酒的独特风格。同时,在红砂石窖池四周和整个生产车间的环境都形成了适合酿酒的有益微生物群落,使酱香武陵酒拥有了更纯净、更柔和、更优雅的独特品质。
高温蒸馏——高温蒸馏是根据不同物质的馏分及沸点所采取的特殊工艺,尽可能使发酵生成的酱香风味物质最大限度地集聚在酒中,使酱香更加突出、质量更好、风格更典型。酱香型酒的馏酒温度在35-40℃之间,比其它白酒高10℃以上。在高温的条件下,不但能成功分离和收集经发酵产生的有效香味成份,同时还能有效去除挥发性强的剌激性的低沸点物质,更多地保留不易挥发的高沸点物质,使得酱酒中的总酸、总酯都高于其它香型酒,从而使酒质更加醇厚丰满。
生产周期长——酱香武陵酒工艺遵照季节气候的规律,循时而动,阳历9月9日下沙,一年才有一个生产周期。九次蒸煮、八次加曲、八次堆积发酵、八次入池发酵、七次分级取酒,整个过程历时整整一年,方成酱香武陵酒原酒。其它白酒的这一过程,一般只需一两次便可完成,生产周期一般1到2个月即可完成。生产的周期性长保证了其高贵的品质以及珍稀性。
窖藏时间长——酱香武陵酒,原酒贮存在陶坛酒库里,四季温度相对稳定,贮存武陵酒的陶坛的陶坛壁微孔具有微弱的透气性,使原酒与空气中氧气自然呼吸,间接加速原酒酒体自身的化学、物理变化,使酒质自然达到老熟。每一批武陵酒原酒,都要再经过至少5年以上的陈酿窖藏;加上勾调的罐储和瓶储,酱香武陵酒从原料到成品酒,至少须7年以上的历练。
勾调更精细——武陵酒的原酒贮存期间需两次盘勾和一次勾调。第一次盘勾,新酒入库贮存一年后按照同轮次、同一等级,同层次(典型体)合并。第二次盘勾,一次盘勾后酒贮存两年后,不同轮次、不同层次(典型体),同级别合并。二次盘勾后酒样再贮存两年后进入最后的定型勾调。即武陵酱香酒是一边储存一边勾调,使分子间重新排列组合、补充、协调、平衡,最终实现柔和的品质。


版权所有:湖南武陵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3
HuNan WuLing Spirits Co.,LTD 湘ICP备10004356号-1
回到首页 企业介绍 招贤纳士 联系我们 防伪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