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人自己的中国名酒!回顾武陵酒获评中国名酒35周年成长之路
红网时刻新闻 通讯员 何冲 常德报道
一瓶美酒的诞生,从中能感受到湖湘人民的智慧与匠心。
一个品牌的崛起,亦能传递出湖湘精神的坚韧与不屈。
中国的白酒文化,如一部厚重的史诗,而武陵酒,则是这部史诗中璀璨的篇章。
35年前,武陵酒在全国第五届评酒会上荣获国家质量金奖,跻身中国十七大名酒之列,为湖南省白酒行业书写了一段传奇。值此荣获国家质量金奖35周年之际,我们共同回顾武陵酒的光辉历程,细品其独特的魅力与深厚的历史底蕴。
历史的巧合与必然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湖南决定开发一款高端酱香型接待用酒,历史的巧合亦或是必然使两位白酒行业的翘楚因缘际会,携手合作,共同完成了时代赋予的使命。
常德市酒厂的自然环境和地理纬度与茅台酒厂非常相似,时任茅台酒厂技术副厂长的季克良与时任常德酒厂厂长的鲍沛生,两人恰是苏州轻工业学院的同班同学。
于是,常德酒厂派遣技术骨干前往茅台酒厂,潜心学习、研究、试制,于两年后成功酿制出酱香型白酒,并以常德市古称“武陵”为名,师法茅台并有着独特自我风格的武陵酱酒至此问世。
匠心孕育酱香新篇章
有着“南国第一酱”之称的武陵酒虽虽年轻,但其酿造工艺和口感却堪称一绝。
1972年,武陵酒的工程师们在传统酱香白酒酿造工艺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与尝试。他们采用大曲法酿造,以“崔婆井”的优质泉水为水源,通过提高制曲温度,赋予了武陵酒“略带焦香,焦不露头”的独特风味。
同时,在贮存时间上的精心把控,使得武陵酒形成了独特的风格——酒液色泽微黄,酱香突出,幽雅细腻,口味醇厚而爽冽,被誉为“幽雅酱香型”。
高光时刻,攀登不止
武陵酒卓越的品质得到了业界广泛认可。1973年,它被评为湖南省名酒;1979年和1984年,在全国评酒会上,武陵酒两度荣获国家优质酒称号及银质奖。
然而,武陵酒的辉煌并未停滞。1989年,在全国第五届评酒会上,武陵酒终于迎来了其最为辉煌的时刻——荣获国家质量金奖,跻身中国十七大名酒之列,与茅台、郎酒并称为中国三大酱香名酒。
评委会对武陵酒的评价极高:“酱香突出、幽雅细腻,口味醇厚而爽冽,后味干净而余味绵绵,饮后空杯留香持久。”
继往开来,传承不息
如今,武陵酒依然是湖南人民引以为豪的名酒,它既是湖南白酒行业的瑰宝,也是湖湘文化的代表与传承。
在未来,武陵酒将继续传承和发扬其独特的酿造技艺和文化底蕴,为“湘酒振兴”扛旗,为湖南乃至全国的白酒产业做出更多的示范引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