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的起源
1500万年前的酒香——猿猴造酒说
1500年前,淮河岸边的洪泽湖畔,生存着一群长臂猿科的猿猴,他们就是后来被称为“下草弯人”的双沟古猿。
1953年,这些古猿化石被意外发现,中国科学院古生物研究所的专家们首先证实了双沟古猿的属科,之后发现了浸透在他们骨骼里的美酒印迹,他们形象地把这一重大发现称作“双沟醉猿”。
在巢栖穴居的原始社会里,我们的祖先主要以野果充饥,野果跌落在石洞或低洼之处,其中能够发酵的糖类在酵母菌的作用下,长生一种具有甜香的液体,这就是最早出现的天然果酒。偶然品尝到天然佳酿后,聪明的古猿开始专门采摘野果,存放于洞中,酝酿成酒。这就是迄今为止被证实了的最久远的关于酒的起源的说法。
关于猿猴造酒,我国历代古籍中也有很多记载。《清稗类钞?粤西偶记》记载:“粤西平乐等府,山中多猿,善采百花酿酒。樵子入山,得其巢穴者,其酒多至数石。饮之,香美异常,名曰猿酒。”《紫桃轩杂缀?蓬栊夜话》中也有相似的记载:“黄山多猿猴,春夏采杂花果于石洼中,酝酿成酒,香气溢发,闻数百步。”
猿猴造酒,是有其科学依据的。因为酒是一种发酵食品,它由酵母菌分解糖类产生。猿猴在水果成熟季节,收贮大量水果于石洼中,堆积的说过受自然界酵母菌的作用发酵,从而析出“酒液”。当然,这种“造酒”只是简单地等待野果自然发酵的过程,与真正意义上的造酒还有相当大的距离。
神秘的造酒始祖——仪狄造酒说
史籍中提到最多的就是仪狄“作酒而美”、“始作酒醪”的记载,似乎仪狄就是中华制酒之始祖。关于仪狄的生平,却没有确凿的史料可考。
《战国策》中说:“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遂疏仪狄,绝旨酒,曰:‘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这段话意思是说:仪狄奉命酿出美酒献给夏禹。禹喝了后觉得味道很好,但是不但没有奖励造酒有功的仪狄,反而从此疏远了他,不再信任和重用他,因为禹认为,后世一定会有因为饮酒无度而误国的君王。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酒”条中也记载了此典故。到三国时,蜀汉《古史考》将仪狄奉为酒的发明人。
仪狄创造的是米酒,史书上记载他始作酒醴,今称酒糟,即米酒,也就是以糯米为原料的黄酒的前身。对于仪狄造酒还有一种说法叫“酒之所兴,肇自上皇,成与仪狄”,意思是说,自上古三皇五帝的时候 就有各种造酒的方法流行于世,是仪狄将这些造酒的方法归纳总结出来,流传于后世的。
酒神的人间佳酿——酒神杜康
中国酒文化史上最有名的酒神,就是杜康。“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可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的一首《短歌行》,更使杜康的名字在民间广为传颂。
关于杜康的生平历史上有多种说法,难以考证。但是杜姓是周朝以后才有的,据此推测,杜康应该是周朝以后的人。
据《酒诰》记载,杜康“有饭不尽,委之空桑,郁结成味,久蓄气芳,本出于此,不由奇方”。意思是说,杜康将剩饭放置在桑园的树洞里发酵,有芳香的气味传出,这就是杜康造酒的方法之一。
《说文解字》“酒”中又说“少康作秫应酒”,明确提到杜康是“秫酒”的初作者。秫,即高粱。在粮食作物中,高粱比黍、稷、粟、稻出现的要晚一些。按此说,在杜康可能是用高粱酿酒的创始人。
从历史文献记载及民间传说来看,杜康酿酒场所在地跨湖北、山东、江苏、陕西、河南等五个省的七个县市,杜康要在这么多的地方开办酒坊酿酒是不大可能的。然而历代人们都视杜康为神明,古往今来,各地修建有不少“杜康庙”,尊之为“酒神”,供奉杜康像,享受人间香火。